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空间治理背景下乡村发展路径的转型与创新

曾鹏 任晓桐 李晋轩

曾鹏, 任晓桐, 李晋轩. 空间治理背景下乡村发展路径的转型与创新[J]. 小城镇建设, 2020, 35(8): 5-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08.002
引用本文: 曾鹏, 任晓桐, 李晋轩. 空间治理背景下乡村发展路径的转型与创新[J]. 小城镇建设, 2020, 35(8): 5-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08.002
ZENG Peng, REN Xiaotong, LI Jinxuan.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Pat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atial Governance[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0, 35(8): 5-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08.002
Citation: ZENG Peng, REN Xiaotong, LI Jinxuan.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Pat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atial Governance[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0, 35(8): 5-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08.002

空间治理背景下乡村发展路径的转型与创新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08.0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镇化政策演进与京津冀乡村空间网络变迁的响应机制研究”(编号:519784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GIS-CA情景模拟的京津冀地区存量工业空间转型更新机理研究”(编号:5167839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曾鹏,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城乡规划系主任,副教授,小城镇规划发展研究所所长;任晓桐,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晋轩,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Pat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atial Governance

  • 摘要: 空间治理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展与空间均衡,进而达成城乡一体、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乡村发展中普遍存在着保护发展失衡、区域发展失调、城乡发展失策、治理主体失位等现实困境。文章通过梳理空间治理的政策背景,明晰空间治理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总体目标和实施手段,指出空间治理理念对乡村发展提出的可持续、合理性、均衡性、精细化等新要求。在此基础上,针对乡村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新要求,进一步提出“平衡开发保护关系、完善区域镇村系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协同乡村治理主体”的乡村转型发展路径。
  • [1] 李国祥. 乡村振兴战略村镇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J]. 中国合作经济,2017(10):19-20.
    [2] 刘彦随.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 地理学报, 2018,73(4):637-650.
    [3] 龙花楼, 屠爽爽. 乡村重构的理论认知[J].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5):581-590.
    [4] 张京祥, 申明锐, 赵晨. 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J]. 国际城市规划,2014,29(5):1-7.
    [5] 龙花楼, 李婷婷, 邹健. 我国乡村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与优化对策的典型分析[J]. 经济地理,2011,31(12):2080-2085.
    [6] 王艳飞, 刘彦随, 李玉恒. 乡村转型发展格局与驱动机制的区域性分析[J]. 经济地理,2016,36(5):135-142.
    [7] 龙花楼, 屠爽爽. 论乡村重构[J]. 地理学报,2017,72(4):563-576.
    [8] 曹智, 李裕瑞, 陈玉福.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J]. 地理学报,2019,74(12):2560-2571.
    [9] 朱霞, 周阳月, 单卓然. 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的策略及路径——基于乡村主体性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8):38-45,72.
    [10] 张富刚, 刘彦随. 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J]. 地理学报,2008,63(2):115-122.
    [11] 乔晶, 耿虹.CAS理论视角下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的类型识别——以武汉市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19(5):1-7.
    [12] 杨园园, 臧玉珠, 李进涛. 基于城乡转型功能分区的京津冀乡村振兴模式探析[J]. 地理研究,2019,38(3):684-698.
    [13] 张京祥, 陈浩. 空间治理:中国城乡规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J]. 城市规划,2014,38(11):9-15.
    [14] 林坚, 刘松雪, 刘诗毅. 区域-要素统筹: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关键[J]. 中国土地科学,2018,32(6):1-7.
    [15] 罗小龙,许骁."十三五"时期乡村转型发展与规划应对[J]. 城市规划,2015,39(3):15-23.
    [16] 曾鹏, 朱柳慧, 蔡良娃. 基于三生空间网络的京津冀地区镇域乡村振兴路径[J]. 规划师,2019,35(15):60-66.
    [17] 左为, 唐燕, 陈冰晶.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逻辑关系思辨[J]. 规划师,2019,35(13):5-13.
    [18] 贺雪峰.南北中国:村庄社会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差异[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3):20-22.
    [19] 张艳娥. 关于乡村治理主体几个相关问题的分析[J]. 农村经济,2010(1):14-19.
    [20] 本刊编辑部."城市精细化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学术笔谈会[J]. 城市规划学刊,2020(2):1-12.
    [21] 杨伟民. 必须重视城市空间发展与治理[N]. 中国城市报, 2019-08-12(16).
    [22] 杨保军, 陈鹏, 董珂, 等.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J]. 城市规划学刊,2019(4):16-23.
    [23] 仇保兴.生态文明时代乡村建设的基本对策[J].城市规划, 2008,32(4):9-21.
    [24] 梁鹤年."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的思维范式与价值取向[J]. 中国土地,2019(5):4-7.
    [25] 张英男, 龙花楼, 马历, 等. 城乡关系研究进展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 地理研究,2019,38(3):578-594.
    [26] 孟鹏, 王庆日, 郎海鸥, 等. 空间治理现代化下中国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挑战与改革导向——基于国土空间治理重点问题系列研讨的思考[J]. 中国土地科学,2019,33(11):8-14.
    [27] 王洪波, 汤怀志, 郧文聚. 基于三生融合视角的城市绿色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发展,2019,19(4):50-53.
    [28] 龙花楼.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J]. 地理学报, 2013,68(8):1019-1028.
    [29] 吴燕.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思考[J]. 城乡规划, 2019(1):11-20.
    [30] 李玉恒, 阎佳玉, 刘彦随. 基于乡村弹性的乡村振兴理论认知与路径研究[J]. 地理学报,2019,74(10):2001-2010.
    [31] 辛璄怡,于水.主体多元、权力交织与乡村适应性治理[J]. 求实,2020(2):90-99,112.
    [32] 杨婷."共同缔造"思路下村庄振兴路径探索——以武汉市巴山寨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0,38(4):11-18.doi:10.3969/j.issn. 1009-1483.2020.04.003.
    [33] 许景权. 基于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对我国空间治理变革的认识与思考[J]. 城乡规划,2018(5):14-20.
    [34] 黄建红. 三维框架: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J]. 行政论坛,2018,25(3):62-6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83
  • HTML全文浏览量:  60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2-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