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传统农区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认知的核心与层次——基于生产生活视角

高俊阳 储梁 刘合林

高俊阳, 储梁, 刘合林. 传统农区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认知的核心与层次——基于生产生活视角[J]. 小城镇建设, 2021, 39(6): 32-3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6.005
引用本文: 高俊阳, 储梁, 刘合林. 传统农区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认知的核心与层次——基于生产生活视角[J]. 小城镇建设, 2021, 39(6): 32-3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6.005
GAO Junyang, CHU Liang, LIU Helin. The Core and Level of Spatial Form Cognition of Mountain Rural Settlements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and Life[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1, 39(6): 32-3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6.005
Citation: GAO Junyang, CHU Liang, LIU Helin. The Core and Level of Spatial Form Cognition of Mountain Rural Settlements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and Life[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1, 39(6): 32-3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6.005

传统农区山地乡村聚落空间形态认知的核心与层次——基于生产生活视角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6.0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老经济走廊双边沿线城镇地区合作发展的空间应对策略研究”(编号:D1218006);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金项目“城市规划智能决策关键支持技术”(编号:19GBQY08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高俊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储梁,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刘合林,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千人。

  •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The Core and Level of Spatial Form Cognition of Mountain Rural Settlements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and Life

  • 摘要: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是聚落居民长期生产生活下人地关系的外在表征,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生产收入依然是传统农区山地乡村居民的重要生计来源。对于耕地的强“依附”决定了传统农区山地乡村聚落基本单元形态。以往的乡村居民点迁并规划往往忽视了传统农区山地乡村聚落的这种强“依附”作用。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山地乡村村庄规划中居民点面临着大量的撤村并点需求。而基于村民生计出发的聚落空间形态的认知是传统农区山地乡村规划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从聚落自组织的内在动力——生产生活视角切入,认为传统农区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认知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空间形态认知的一般逻辑和层次:“宏观格局—人地平衡单元”“中观村落—农业生产单元”“微观宅院—日常生活单元”,并以若干典型案例阐释说明,以期为国土空间背景下传统农区山地聚落所面临的居民点整合提供自下而上的认知参考和启示。
  • [1] 邢谷锐, 徐逸伦, 郑颖.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与特征[J]. 经济地理,2007,27(6):932-935.
    [2] 金其铭. 农村聚落地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研究,1982,1(3):11-20.
    [3] 周国华, 贺艳华, 唐承丽, 等. 论新时期农村聚居模式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2):186-192.
    [4] 倪震宇. 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2019.
    [5] 周政旭, 许佳琪. 黔中安顺屯堡聚落水环境与水景观营建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33(1):101-106.
    [6] 韩非, 蔡建明. 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J]. 地理研究,2011,30(7):1271-1284.
    [7] 朱纪广, 李小建. 传统农区乡村聚落等级规模演变特征研究——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3):133-137.
    [8] 杜佳, 华晨, 余压芳.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及演变研究——以黔中屯堡聚落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7,24(2):47-53.
    [9] 梁发超, 刘诗苑, 刘黎明. 基于分形理论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特征及演变——以厦门市为例[J]. 应用生态学报,2017,28(8):2640-2648.
    [10] 温亚, 张颀, 王志刚.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模式研究——以井冈山地区为例[J]. 新建筑,2018(2):118-122.
    [11] 王跃, 陈亚莉. 苏州城郊村镇分布特征[J]. 地理学报, 2005,60(2):229-236.
    [12] 席鸿, 肖莉, 刘瑞强, 等. 古城边缘带乡村聚落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以陕西韩城庙后村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37(2):158-162.
    [13] 杨恒喜, 沈树梅, 史正涛. 独龙江流域居民点的空间分布[J]. 地理空间信息,2010,8(5):55-59.
    [14] 黄海静, 董张. 岜沙苗族聚落及村寨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特征[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4(1):111-118.
    [15] 甘振坤, 龙林格格. 湘西花垣县油麻古苗寨风貌特征解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7,32(5):21-26.
    [16] 岳邦瑞, 王庆庆, 侯全华.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吐鲁番麻扎村绿洲聚落形态研究[J]. 经济地理,2011,31(8):1345-1350.
    [17] 徐坚, 唐富茜, 杨敏艳. 云南同乐村村落环境及格局特征分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6):87-91.
    [18] 郦大方, 杜凡丁, 李林梅. 丹巴县藏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J]. 风景园林,2013(1):110-117.
    [19] 靳亦冰, 令宜凡. 撒拉族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解析[J]. 建筑学报,2018(3):107-112.
    [20] 于慧芳, 王竹. 浙江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与规划设计实践[J]. 建筑与文化,2011(7):120-121.
    [21] 董军, 赵维娅, 陈广绪. 浙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解析[J]. 安徽建筑,2011,18(1):15-16.
    [22] 李全林, 马晓冬, 沈一. 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J]. 地理研究,2012,31(1):144-154.
    [23] 高茜. 黄土高原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探析——以山西师家沟古村落为例[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33(9):758-761.
    [24] 张凯,马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6):165-170.
    [25] 荣丽华, 张立恒. 准格尔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J]. 小城镇建设,2012,30(7):101-104.doi:10.3969/j.issn.1002-8439. 2012.07.026.
    [26] 王炎松, 庞天澍, 李憬. 巴拉河山地聚落空间形态量化方法研究[J]. 华中建筑,2012,30(9):122-126.
    [27] 乔杰, 洪亮平, 王莹. 生态与人本语境下乡村规划的层次及逻辑——基于鄂西山区的调查与实践[J]. 城市发展研究, 2016,23(6):88-97.
    [28] 李伟松, 李江风, 姚尧, 等. 三生空间重构视角下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1):139-143.
    [29] 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 经济地理,1991,11(3):1-6.
    [30] 耿明斋, 吴乐, 蔡胜勋. 农业适度规模家庭经营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1):50-5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1
  • HTML全文浏览量:  13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1-1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