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新经济流”视角下小城镇空间演化及开发边界划定初探

耿虹 杨龙 乔晶 高鹏 尹伟

耿虹, 杨龙, 乔晶, 高鹏, 尹伟. “新经济流”视角下小城镇空间演化及开发边界划定初探[J]. 小城镇建设, 2022, 40(6): 5-15.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2
引用本文: 耿虹, 杨龙, 乔晶, 高鹏, 尹伟. “新经济流”视角下小城镇空间演化及开发边界划定初探[J]. 小城镇建设, 2022, 40(6): 5-15.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2
GENG Hong, YANG Long, QIAO Jing, GAO Peng, YIN Wei.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Boundary Delimitation of Small Tow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Economic Flow’[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2, 40(6): 5-15.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2
Citation: GENG Hong, YANG Long, QIAO Jing, GAO Peng, YIN Wei.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Boundary Delimitation of Small Tow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Economic Flow’[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2, 40(6): 5-15.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2

“新经济流”视角下小城镇空间演化及开发边界划定初探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6.0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CAS理论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功能—空间协同组织模式——以武汉市为例”(编号:521080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都市地区小城镇非均衡收缩的特征、机制与规划应对——以武汉市为例”(编号:5187830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耿虹,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龙,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乔晶,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讲师。

    高鹏,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土空间规划所工程师。

    尹伟,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土空间规划所注册规划师。

  • 中图分类号: TU984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Boundary Delimitation of Small Tow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Economic Flow’

  • 摘要: 小城镇空间是小城镇功能组织在镇村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其空间开发边界划定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传导,也需顺应小城镇空间演化的客观规律。“新经济流”发展过程中的去中心化、扁平化、网络化特征影响着小城镇空间演化规律,重构着空间开发边界、空间结构层次及空间功能组织。本研究试图从互联网“新经济流”要素特征、内源性动力为契入点,以小城镇为研究空间单元,构建“新经济流”与小城镇发展、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增长分化转移的内在关系逻辑框架,并以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小河镇为实证案例,提出“新经济流”作用下小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逻辑框架及方法:基于多情景模拟的小城镇“城镇”空间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和基于约束与增长双向影响的“三生”空间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期冀为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新的视角。
  • [1] 罗震东.新兴田园城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镇化理论重构[J].城市规划,2020,44(3):9-16,83.
    [2] 席广亮,甄峰,罗桑扎西,等.互联网时代特色小镇要素流动与产业功能优化[J].规划师,2018,34(1):30-35.
    [3] 孙智群,柴彦威,王冬根.深圳市民网上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6):106-112.
    [4] 陈虹,刘雨菡."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空间影响及规划变革[J].规划师,2016,32(4):5-10.
    [5] 马鹏,顾力.城市中心空间结构的重构——"互联网+"影响城市空间机制的假说[J].规划师,2016,32(4):148-152.
    [6] 陈屾.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7] 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组.2017中国农村互联网应用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
    [8] 本刊编辑部.互联网时代的小城镇[J].小城镇建设,2017,35(6):2.
    [9] 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兰溪市马涧镇总体规划2017-2030[Z],2017.
    [10] 鲁达非,江曼琦.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空间演化与空间治理策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92-100.
    [11] 曾志伟,刘彬,方程.中部地区小城镇空间规划思考——以湖南省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0,38(8):61-67.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08.009.
    [12] 罗震东,项婧怡.移动互联网时代新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路径[J].城市规划,2019,43(10):29-36.
    [13] 王新哲,李航,彭灼.镇开发边界的定位与作用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21(2):66-71.
    [14] 欧阳鹏,卢庆强,汪淳,等.乌镇3.0: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小城镇规划思路探讨[J].规划师,2016,32(4):37-42.
    [15] 毛茗,罗震东,兰菁."流乡村"理念下边远乡村发展策略与规划研究——以贵州省石阡县楼上村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1,36(1):19-25.
    [16] 王印传,王海乾,闰巧娜.自组织和他组织对城镇发展的作用——基于三层分析的城镇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4):66-70.
    [17] 陈锦清,区婷婷.对外交通设施对空间的城市发展影响力影响研究——基于上海的文献替代测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5):76-83.
    [18] 郑德高,杜宝东.寻求节点交通价值与城市功能价值的平衡——探讨国内外高铁车站与机场等交通枢纽地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1):72-76.
    [19] 杨龙.干线公路引导下武汉远郊镇村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7.
    [20] 陈清怡,千庆兰."互联网+"背景下乡村产业重构的机理与类型[J].上海城市规划,2021(2):16-22.
    [21] 罗震东,何鹤鸣.新自下而上进程——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城镇化[J].城市规划,2017,41(3):31-40.
    [22] 汪明峰.空间的流变与折叠:互联网时代的城市与区域转型[J].南京社会科学,2016(10):50-56.
    [23] 王飞,邵磊."互联网+小城镇"的结构体系[J].小城镇建设,2017,35(6):17-21.doi: 10.3969/j.issn.1002-8439.2017.06.00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1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2-24
  • 刊出日期:  2022-06-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