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西安白鹿原地区社会结构演变下的乡村公共空间响应特征研究

魏萍 蔺宝钢 张晓瑞

魏萍, 蔺宝钢, 张晓瑞. 西安白鹿原地区社会结构演变下的乡村公共空间响应特征研究[J]. 小城镇建设, 2021, 39(2): 15-19,2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2.004
引用本文: 魏萍, 蔺宝钢, 张晓瑞. 西安白鹿原地区社会结构演变下的乡村公共空间响应特征研究[J]. 小城镇建设, 2021, 39(2): 15-19,2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2.004
WEI Ping, LIN Baogang, ZHANG Xiaorui.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Public Space under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in Xi'an Bailuyuan Area[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1, 39(2): 15-19,2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2.004
Citation: WEI Ping, LIN Baogang, ZHANG Xiaorui.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Public Space under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in Xi'an Bailuyuan Area[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1, 39(2): 15-19,2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2.004

西安白鹿原地区社会结构演变下的乡村公共空间响应特征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1.02.004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脆性村落空间环境与文化传承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编号:2020J00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魏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蔺宝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晓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Public Space under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in Xi'an Bailuyuan Area

  • 摘要: 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地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分析近代以来不同时代背景下该区域所衍生出的社会结构,揭示其不同社会结构下公共空间响应特征规律。通过历史演变过程的追溯,总结了白鹿原地区乡村近代以来的社会结构表现为“乡村自组织—行政强干预—行政退场—行政再次干预”,其公共空间相应经历了“繁荣—异化—弱化—离散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白鹿原地区乡村公共空间特征与各个时期的社会结构之间有着强关联性,其在时间轴上的演变实质上是新空间与新乡村社会结构的再关联。
  • [1] 屠爽爽, 周星颖, 龙花楼, 等. 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和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经济地理,2019,39(11):142-149.
    [2] 虞志淳.院落邻里再塑——陕西关中农村聚居方式研究[J]. 建筑与文化,2019(2):39-41.
    [3] 郭晓东. 乡村聚落发展与演变——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 邓巍, 胡海艳, 杨瑞鑫, 等.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双构特征及保护启示[J]. 城市规划学刊,2019(6):101-106.
    [5] 张浩龙, 陈静, 周春山. 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评述与展望[J]. 城市规划,2017,41(4):74-80.
    [6] 孙澄, 林国海, 刘京. 寒地人居环境绿色性能优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 建设科技,2019(1):32-37.
    [7] 孙澄, 韩昀松, 庄典."性能驱动"思维下的动态建筑信息建模技术研究[J]. 建筑学报,2017(8):68-71.
    [8] 袁烽, 朱蔚然, 高伟哲. 性能化建造何为?[J]. 建筑技艺, 2019(9):8-14.
    [9] 袁烽, 宋雅楠. 后记:数字时代的乡村建设[J]. 建筑实践, 2019(8):184-187.
    [10] 朱颖心.建筑环境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1] Ryozo Ooka. Recent development of assessment tools for urban climate and heat-island investigation especially based on experiences in Japa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07,27(14):1919-1930.
    [12] Yuan Shi, Ren Chao, Zheng Yingsheng, et al. Mapping the urban microclimatic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a sub-tropical highdensity urban environment[J]. Architectural Science Review, 2016,59(5):370-384.
    [13] 刘念雄,秦佑国.建筑热环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4] 丁沃沃, 胡友培, 窦平平.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J]. 建筑学报,2012(7):16-21.
    [15] C. R. Freitas, E. A. Grigorieva. A comprehensive catalogue and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thermal climate indi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2015,59(1):109-120.
    [16] 虞志淳. 线性街巷公共性与边界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7(12):190-191.
    [17] 牛丽娜, 虞志淳, 付艳. 街巷特征及其营造方法研究[J]. 华中建筑,2016,34(2):144-147.
    [18] 付艳, 虞志淳, 牛丽娜, 等. 线性空间[J]. 建筑与文化, 2015(9):100-102.
    [19] 李俊男, 虞志淳. 基于社会交往的建筑空间层次重构研究[J]. 华中建筑,2017,35(6):24-2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5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9-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