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关中传统村落活态性评价模型构建

张睿婕 周庆华 高元

张睿婕, 周庆华, 高元. 关中传统村落活态性评价模型构建[J]. 小城镇建设, 2022, 40(1): 51-58,8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1.008
引用本文: 张睿婕, 周庆华, 高元. 关中传统村落活态性评价模型构建[J]. 小城镇建设, 2022, 40(1): 51-58,8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1.008
ZHANG Ruijie, ZHOU Qinghua, GAO Yuan. Construction of Vi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Guanzhong[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2, 40(1): 51-58,8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1.008
Citation: ZHANG Ruijie, ZHOU Qinghua, GAO Yuan. Construction of Vi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Guanzhong[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2, 40(1): 51-58,8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1.008

关中传统村落活态性评价模型构建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1.008
基金项目: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的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编号:2019YFD1100904);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沿黄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营建智慧与保护传承研究”(编号:2020J01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睿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周庆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通讯作者:

    周庆华,906301697@qq.com

  •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Construction of Vi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Guanzhong

  • 摘要: 鉴于当今传统村落所面临的诸多困境,提升其活态性是实现保护与利用双重目标的重要路径,以关中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活态性评价模型,通过空间数据下载、统计数据查阅、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评价数据,借助ArcGIS等工具,运用层次分析法、多因子空间加权叠加分析法,计算关中地区传统村落活态性指数、失活贡献率及区域活跃程度。失活贡献率计算结果显示,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村落利用现状指标层中失活贡献率最大的评价因子分别是传统建筑占比、非遗与村落依存程度、老村居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区域活跃度计算结果显示,黄河西岸和渭河两岸平原地区社会经济活跃度最高,平原和台塬过渡区社会经济活跃度中等,北山山地和秦岭北麓山地区社会经济活跃度较低,区域社会经济活跃度过高、过低都将抑制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态化传承。活态性评价模型的构建完善了传统村落活态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为传统村落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化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Z], 2021.
    [2] 单霁翔. 新视野·文化遗产保护论丛(第一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5:98.
    [3] 马启俊. 论汉语俗语资源的多重价值与活态保护[J]. 江淮论坛, 2015(3):167-171.
    [4] 陈炜, 高翔. 民族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J]. 青海民族研究, 2016, 27(4):81-85.
    [5] 郭巍, 梁徐静.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的数字化技术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 38(4):96-99.
    [6] 骆天天.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的活态保护与传承[J]. 戏剧之家, 2017, 22(19):56-57.
    [7] 卓颐. 基于数字技术的闽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活态传承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6(2):109-112, 117.
    [8] 林欣甫. 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活态机制[J]. 大众文艺, 2014, 8(4):2.
    [9] 吴昶. 浅议文化遗产的历史活态性——以洗车河镇手工艺文化与内河舶运经济史之关系为例[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0, 7(2):54-59.
    [10] 祁庆富. 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29(3):1-4.
    [11] 徐奇志, 王艳. 大运河(山东段)文化遗产及其活态保护[J]. 理论学刊, 2018(6):160-168.
    [12] 李永乐. 线性文化遗产系列博物馆群: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J]. 东南文化, 2017(2):21-27.
    [13] 邹君, 陈菡, 黄文容, 等. 传统村落活态性定量评价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6):908-917.
    [14] 徐曼. 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与策略研究——基于河南X县的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 2019(1):49-51.
    [15] 李伯华, 李珍, 刘沛林, 等. 聚落"双修"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活化路径研究——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8):1794-1806.
    [16] 鲁可荣, 胡凤娇. 传统村落的综合多元性价值解析及其活态传承[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12):115-12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4
  • HTML全文浏览量:  3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7-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