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涓涓细流,积成江河:特色村镇空间基因研究的探索与展望

段进

段进. 涓涓细流,积成江河:特色村镇空间基因研究的探索与展望[J]. 小城镇建设, 2023, 41(1):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1.001
引用本文: 段进. 涓涓细流,积成江河:特色村镇空间基因研究的探索与展望[J]. 小城镇建设, 2023, 41(1):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1.001
DUAN Jin. Trickle of Water Accumulates into River: The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 of Spatial Gene Research in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nd Towns[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3, 41(1):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1.001
Citation: DUAN Jin. Trickle of Water Accumulates into River: The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 of Spatial Gene Research in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nd Towns[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3, 41(1):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1.001

涓涓细流,积成江河:特色村镇空间基因研究的探索与展望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1.001

Trickle of Water Accumulates into River: The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 of Spatial Gene Research in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nd Towns

  • 摘要:

    空间基因是针对城乡发展中地域特色丧失、历史人文断裂等问题提出的“在地性”规划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针对传统形态类型学研究中的“重要素、轻关系”“重普适规律、轻地域差异”等问题,空间基因提出需要关注“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互动中形成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组合模式。这些组合模式既是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长期互动契合与演化的产物,也起着维护三者和谐关系的作用,是该地区的特色标志。

    实证研究是推动科学假设成为客观规律的必经路径。空间基因的研究也同样如此,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理论推演,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实证归纳。为此,本期专题聚焦我国特色村镇空间基因的识别、传承和导控组织文章,分别从不同尺度(全国尺度和地区尺度)、不同地域(湘西苗族山地地区、北方平原洼淀地区、川东平行岭谷明月山脉河源台地区、南太湖地区和鲁南尼山丘陵西南麓地区)和不同视角(识别、传承和导控)等层面展开探索性研究。

    《视域视角下乡村景观特色的形式构成与类型区划》一文基于“视域”视角探索了我国乡村景观特色区划的初步方案,该研究可以为划定特色区域、展开空间基因实证工作提供基础的空间单元。“湘西山地苗族村镇”“川东平行岭谷明月山脉河源台地区”“白洋淀地区”“南太湖地区”“鲁南尼山丘陵西南麓地区”等文章则分别针对各自地域空间基因的部分特征因子展开实证研究。研究方法上有的文章侧重于定量解析,有的文章侧重于历史研究,还有的文章则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这些探索为空间基因识别提取的规范化、系统性的研究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文章揭示的不同地域特色村镇空间基因的特征因子也为其地域特色的传承提供依据。此外《基于空间基因的中国特色村镇空间基因传承与规划设计导控体系初探——以鲁南尼山丘陵西南麓地区为例》一文立足规划导控体系,探索空间基因与现代规划管控体系的结合方式。这些探索是我们全国性团队研究的部分成果,呈现于此,抛砖引玉。

    涓涓细流,积成江河。期望通过越来越多的“细微”研究,不同地域的探索,更多学者的广泛参与,探索具有共识性的研究方法,建立规范化的空间基因表达语言,共同建立中国特色村镇空间基因库,为建设各具地域特色的中国当代“富春山居图”提供科学支撑。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9
  • HTML全文浏览量:  6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