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角下近20年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数据可视化的分析

欧阳文 李美艳

欧阳文, 李美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角下近20年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数据可视化的分析[J]. 小城镇建设, 2023, 41(1): 102-109,11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1.013
引用本文: 欧阳文, 李美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角下近20年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数据可视化的分析[J]. 小城镇建设, 2023, 41(1): 102-109,11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1.013
OUYANG Wen, LI Meiyan.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Recent 20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Data Visualization[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3, 41(1): 102-109,11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1.013
Citation: OUYANG Wen, LI Meiyan.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Recent 20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Data Visualization[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3, 41(1): 102-109,11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1.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角下近20年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数据可视化的分析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1.01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风貌特色传承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再造研究——以北京为例”(编号:51878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编号:5193800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欧阳文,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美艳,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Recent 20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Data Visualization

  • 摘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的成立在推动传统村落的研究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2001—2020年NSFC资助的521个项目在近20年发表的121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并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统计分析,总结学科代码、项目类型、研究主题及研究内容等,结果显示:传统村落的研究学科多元化,以建筑学(学科代码E0801)、城乡规划学(学科代码E0802)、人文地理学科(学科代码D0102)为主;研究经历了萌芽期、缓慢增长期、迅猛增长期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上整体而言,落脚点均是围绕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始终是核心命题,但目前实现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深度融合将是传统村落研究方法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 [1] 胡燕, 陈晟, 曹玮, 等.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 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10-13.
    [2] 黄滢, 陈晨, 张青萍. 基于CSSCI数据库的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包装工程,2019,40(16):281-289,297.
    [3] 张潇, 罗萍嘉, 仲昭通. 英文文献中传统村落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小城镇建设,2020,38(10):5-12.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0.002.
    [4] 陈远. 基于CiteSpace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城市住宅,2020,38(7):92-97.
    [5] 金科, 陈祖展.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知识图谱分析[J]. 科技与创新,2021(3):10-15.
    [6] 宋丽美, 徐峰, 邓源, 等.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J]. 华中建筑,2020(2):94-98.
    [7] 高凯, 董冬, 郑伟.2002-2011年风景园林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分析[J]. 中国园林,2012,28(9):91-93.
    [8] 刘文平.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看中国风景园林研究热点与框架[J]. 中国园林,2016,32(9):82-86.
    [9] 刘娜, 王玏. 风景园林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研究热点探析[J]. 中国基础科学,2016,18(6):43,56-60.
    [10] 朱蕊蕊,赵烨,李超,等.2010-2019年风景园林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主情况分析及趋势浅析[J]. 建筑与文化,2020(7): 148-150.
    [11] 郭晓华, 戴菲, 岳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视角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进展--以2008-2018年项目信息及论文产出为据[J]. 中国城市林业,2020,18(3):1-7,12.
    [12] 戴菲, 毕世波, 陈明. 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城市绿色空间前沿研究分析[J]. 风景园林,2021,28(2):10-15.
    [13] 舒波, 徐晶菁, 陈阳. 中国乡村规划建设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的文献计量分析[J]. 风景园林,2020,36(4):41-49.
    [14] 邓小茹.Incites与ESI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选题中的预测分析和探索实践[J]. 现代情报,2018,38(6):122-127,143.
    [15] 张杨, 何依. 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进程、特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数据可视化分析[J].城市规划,2020,44(6):73-82.
    [16] 王梓懿, 沈正平, 杜明伟. 基于CiteSpace III的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 经济地理,2017,37(1):32-39.
    [17] 业祖润. 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探析[J]. 建筑学报, 2001(12):21-24.
    [18] 刘沛林, 杨载田. 南岭山区古村落的历史地理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3(5):100-104.
    [19] 施瑛, 潘莹. 江西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 农业考古,2010(3):213-215.
    [20] 胡最, 邓远员, 刘沛林, 等. 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的符号机制[J]. 地理学报,2020,75(4):789-803.
    [21] 戴晓玲, 浦欣成, 董奇. 以空间句法方法探寻传统村落的深层空间结构[J]. 中国园林,2020,36(8):52-57.
    [22] 代亚强, 陈伟强, 高涵, 等. 河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3):122-126.
    [23] 岳天琦. 基于空间句法的京郊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研究[D]. 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
    [24] 李彦潼, 朱雅琴, 周游, 等. 基于分形理论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量化研究--以南宁市村落为例[J]. 南方建筑,2020(5):64-69.
    [25] 袁超,孔翔,李鲁奇,等.基于游客用户生成内容数据的传统村落形象感知--以徽州呈坎村为例[J]. 经济地理,2020,40(8): 203-211.
    [26] 张俊,储金龙,李久林.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路径探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3):9-16.
    [27] 吴志刚. 闽东南传统民居聚落气候适应性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28] 刘沛林. 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玉景观识别[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1-8.
    [29] 唐云松, 朱诚. 中国南方传统聚落特点及其GIS系统的设计[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13-18.
    [30] 徐红罡, 薛丹. 旅游目的地仿生学空间关系研究--以安徽省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例[J]. 地理科学,2011,31(12):1518-1524.
    [31] 潘莹, 施瑛. 湘赣民系、广府民系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J]. 南方建筑,2008(5):28-31.
    [32] 谭刚毅, 阙瑾. 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案例:石头板湾[J]. 建筑师,2010(2):46-56.
    [33] 卢松, 张捷, 苏勤.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09,28(2):536-548.
    [34] 李伯华, 尹莎, 刘沛林, 等.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地理,2015,35(2):189-194.
    [35] 杨贵庆. 乡村人居文化的空间解读及其振兴[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4(6):102-108.
    [36] 陈晓华, 谢晚珍. 徽州传统村落祠堂空间功能更新及活化利用[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学刊,2019(4):92-97.
    [37] 关业培.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空间活化研究[D]. 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9.
    [38] 文剑钢, 戴嘉瑜.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研究--以湖州和孚镇荻港村为例[J]. 生态经济, 2018(3):230-236.
    [39] 杨忍, 徐茜, 周敬东.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逢简村传统村落空间转型机制解析[J]. 地理科学,2018,38(11):1817-182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5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1-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