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乡土资源,助推乡村发展建设

Activating Local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R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 摘要:

    “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的传统底色,而乡村空间与乡土情怀也是维系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基本维度。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发展建设由此步入了新阶段。当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再次强调“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民生意义与战略意义。因此,如何推动乡村资源的价值转化,提升乡土空间的人居品质,实现乡村地域的持续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乡村规划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总体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对于乡村资源配置而言,应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挖掘各类要素的价值实现路径,使空间资源与振兴发展之间建立起必要的桥梁和有效的连接。新时期的乡村规划,不仅是乡村空间的底数和蓝图,更需要与土地政策相结合,成为乡村发展的空间工具,盘活乡村低效存量建设用地,有机整合破碎化的乡村农业空间,探索多方式的乡村生态空间价值转化机制,完成“乡村空间资源配置”向“乡村空间资产管理”的转变。

    第二,对于乡村发展而言,寻找持续的内生发展动力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长期以来乡村地区的发展注重“个体逻辑”而缺乏“统筹思维”,资源要素往往以“外部植入”的方式配置给特定的村庄或群落,局部的振兴发展难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导致广域乡村发展动力普遍不足。新时期,乡村振兴发展仍然要基于城乡融合的基本框架推进,在盘活乡村端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发展要素的双向流动,建立优势资源相互吸引的支撑机制。同时,在乡村特色化发展、适地化发展、群落化发展等方面要做出积极探索,将乡村振兴由“局部跃升”转向“全域统筹”和“广域振兴”。

    第三,对于乡村建设而言,必须根植于乡土空间,是一个对乡土价值重新认知、深入挖掘并有效实现的过程。通过挖掘乡村空间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传承乡土社会的运行秩序,追求乡村诗意空间的审美意蕴,探索多维度价值增量平衡下的乡村建设理念。在乡村空间类型学视角下,研究乡村空间人居品质提升的不同空间范式与不同建设路径。

    本期以“新时期乡村发展建设探索研究”为主题, 6位作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度探讨,涵盖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特色发展理论与实践、乡村可持续转型的制度动力、“未来乡村”场景传导与规划策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自然资源适应性评价、乡村振兴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全过程陪伴式村庄规划师模式探索。总而言之,在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历史性时期,乡村空间资源的价值亟须被认知、被发掘、被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根植和生长于乡土空间的肥沃土壤之上,才能开出最美丽的“共同富裕”之花。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