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推动绿色低碳规划建设的路径探讨

Exploration on the Path of Green and Low-carb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Based on Local Conditions

  • 摘要:

    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镇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城市发展面临着转型的抉择。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规划建设理念要由增量时代的“开发方式”向存量时代的“经营模式”转变,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绿色低碳化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在空间上的扩张、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将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本质要求,需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自2020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我国的新能源产业逐步进入市场力量驱动的大规模发展阶段。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 2022年亚洲地区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60%左右,比2021年增加174.9GW,总计达到1630GW(占全球总量的48%),这一增长绝大部分来自我国(增加141GW)。

    因此,在保障城镇建设质量的同时,应该继续致力于绿色低碳发展,以改善城市/乡镇环境、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为目标。例如双碳智慧园区规划设计、村镇生物质能发展、乡村住宅低碳空间布局、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节能优化设计等。如何尽可能减少村镇生产生活中的碳排放,如何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村镇资源能源优势优化用能结构,是实现城镇“双碳”目标的两大主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实现,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及探索实践,推动村镇生产生活生态各场景的协调配合。

    本期组织“绿色低碳规划建设研究· 专题”,对绿色低碳村镇的规划方法与建设路径、双碳智慧园区、村镇能源与环境、用地布局理论与方法、住宅建设及生活方式与文化建设、乡村民居低碳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倡导大家关注绿色低碳规划建设研究、乡村空间重构特征与机制、乡村民居空间布局研究、农业空间规划与管控等问题。绿色发展领域有望成为我国追赶和超越发达国家的新赛道,绿色技术创新将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新动能。期待学界同仁更多地关注村镇绿色低碳发展,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和城镇零碳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