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佳,唐恒鲁,闫勤玲.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控制思路与方法初探[J]. 小城镇建设,2009,26(11):86-91.doi: 10.3969/j.issn.1002-8439.2009.11.021. |
[2]
|
王丽萍. 乡村风貌营造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2. |
[3]
|
周乾松.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N]. 中国建设报,2013-01-29(3). |
[4]
|
陈珊,鲍继峰,周东.乡村外部空间环境整治规划的探讨[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11(3):167-170,196. |
[5]
|
杨眉. 突出乡村特色的景观环境规划——浙江省横坎头村整治改造规划[J]. 城乡建设,2006(7):40-42. |
[6]
|
韩海娟,朱霞,彭俊杰.浅析乡村旅游与古村环境整治和保护的结合[J]. 小城镇建设,2009,26(5):81-85,88.doi:10.3969/j.issn. 1002-8439.2009.05.020. |
[7]
|
王云才, 郭焕成, 张海鹏, 等. 京郊现代乡村社区建设与风貌塑造——以房山区韩村河镇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01(6):54-55. |
[8]
|
邓蜀阳, 向传林. 重庆江北区鱼嘴镇双溪村风貌整治实践[J]. 南方建筑,2006(9):29-31. |
[9]
|
左力,李和平,严爱琼.村庄风貌整治规划设计的思考——以重庆市北碚区五新村为例[J]. 南方建筑,2009(4):80-83. |
[10]
|
徐瑶璐, 焦睿红, 刘健. 新型城镇化形势下的古村落乡村风貌保护[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4. |
[11]
|
叶定敏, 文剑钢. 新型城镇化中的古村落风貌保护研究——以楠溪江芙蓉古村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4(4):30-36. |
[12]
|
鲍梓婷, 周剑云. 当代乡村景观衰退的现象、动因及应对策略[J]. 城市规划,2014,38(10):75-83. |
[13]
|
张立, 王丽娟, 李仁熙. 中国乡村风貌的困境、成因和保护策略探讨——基于若干田野调查的思考[J]. 国际城市规划, 2019,34(5):59-68. |
[14]
|
文剑钢, 文瀚梓.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问题探讨——以苏南城镇化与乡村风貌保护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3,28(6):9-19. |
[15]
|
孙启真, 耿佳, 袁大昌. 乡村传统风貌保护与建设的原乡规划策略[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6:1214-1222. |
[16]
|
王刚, 单晓刚, 罗国彪, 等. 贵州省村庄风貌规划指引思路与策略[J]. 规划师,2014,30(9):100-105. |
[17]
|
徐呈程, 许建伟, 高沂琛."三生"系统视角下的乡村风貌特色规划营造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践[J]. 建筑与文化, 2013(1):70-71. |
[18]
|
王春慧, 汤海孺, 柳上晓. 基于风貌建设的行动规划编制探索——以杭州"风景桐庐"建设总体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15,39(z1):72-77. |
[19]
|
王竹, 王韬. 浙江乡村风貌与空间营建导则研究[J]. 华中建筑,2014,32(9):94-98. |
[20]
|
刘星. 市、县、镇三级乡村风貌管控探索[J]. 城乡建设,2019(19):56-58. |
[21]
|
董向平. 新农村视域下的村庄风貌规划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11-13013. |
[22]
|
蔡晓丰. 城市风貌解析与控制[D]. 上海:同济大学,2006. |
[23]
|
夏雨, 李湘茹, 张玉芳. 县域农村整体风貌控制研究框架[J].小城镇建设,2015,33(2):16-18.doi:10.3969/j.issn.1002-8439. 2015.02.002. |
[24]
|
覃志凝. 珠海乡村风貌导控体系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