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 等.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 1号)[EB/OL].(2019-01-04)[2021-01-26].http://www.moa.gov.cn/ztzl/xczx/zccs_24715/201901/t20190118_6170350.htm. |
[2]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 35号)[EB/OL].(2019-06-08)[2021-01-26].http://www.gov.cn/xinwen/2019-06/08/content_5398408.htm. |
[3]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2-21)[2021-02-24].http://www.gov.cn/zhengce/2021-02/21/content_5588098.htm. |
[4]
|
李保华. 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困境与对策刍议[J]. 规划师,2020,36(8):83-86. |
[5]
|
袁源, 赵小风, 赵雲泰, 等.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的分级谋划与纵向传导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20(6):43-48. |
[6]
|
彭震伟, 张立, 董舒婷, 等. 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定位与重点内容[J]. 城市规划学刊,2020(1):31-36. |
[7]
|
张尚武, 孙莹. 城乡关系转型中的乡村分化与多样化前景[J]. 小城镇建设,2019,37(2):5-8,86.doi:10.3969/j.issn.1009-1483. 2019.02.002. |
[8]
|
贺雪峰.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19-20. |
[9]
|
刘守英. 中国土地问题调查——土地权利的底层视角[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
[10]
|
黄道远, 刘健, 谭纵波, 等. 台湾地区的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对大陆农村地区的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2017,32(3):93-99. |
[11]
|
蒋迪, 王国恩. 基于农业规模经营视角的乡村规划方法研究——以贺州市羊头镇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重庆市人民政府. 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9:9. |
[12]
|
雷振东, 于洋, 马琰. 青海高海拔浅山区新型村镇规划策略与方法[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2):36-39. |
[13]
|
杨贵庆, 关中美. 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乡村空间布局优化[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33(1):1-6. |
[14]
|
马琰, 崔小平, 雷振东. 青海浅山区新型镇村体系适宜性规划方法研究[J]. 建筑与文化,2018(1):167-169. |
[15]
|
曹晓腾.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
[16]
|
于洋. 城镇化进程中黄土沟壑区基层村绿色消解模式与对策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
[17]
|
周鑫鑫, 王培震, 杨帆, 等. 生活圈理论视角下的村庄布局规划思路与实践[J]. 规划师,2016,32(4):114-119. |
[18]
|
张宝珅, 屈雯, 雷振东. 基于"三生"协同的多层面乡村振兴规划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重庆市人民政府. 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9:11. |
[19]
|
张悦, 张晓明, 胡弦, 等. 镇域规划编制导则(草案)[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7,9(4):85-98. |
[20]
|
张贝贝, 崔东旭.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肥城市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杭州市人民政府. 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10. |
[21]
|
贺广瑜, 吴敏, 童心, 等. 农村服务半径型公共设施配置标准研究——以开化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东莞市人民政府. 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