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红举.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新探索[J]. 小城镇建设, 2020,38(11):1.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0.11.001. |
[2]
|
李红举, 吴家龙, 苏少青. 国土整治服务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 中国土地,2022(11):24-27. |
[3]
|
周远波.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若干问题思考[J]. 中国土地, 2020(1):4-7. |
[4]
|
李红举, 曲保德.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土地,2020(6):37-39. |
[5]
|
谢向向, 汪晗, 张安录, 等. 土地整治对中国粮食产出稳定性的贡献[J]. 中国土地科学,2018,32(2):55-62. |
[6]
|
吴家龙, 苏梦园, 苏少青, 等."双碳"目标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究[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1,34(12):77-83. |
[7]
|
刘新卫, 杨华珂, 郧文聚. 土地整治促进贫困地区脱贫的模式及实证[J].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5):242-247. |
[8]
|
吴家龙, 苏少青.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J]. 中国土地,2021(12):37-39. |
[9]
|
龙花楼, 张英男, 屠爽爽.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J]. 地理学报,2018,73(10):1837-1849. |
[10]
|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东亚典型国家和地区土地整治研究[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18. |
[11]
|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美国土地开发与再开发[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7. |
[12]
|
吴诗嫚, 叶艳妹, 林耀奔. 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多功能土地整治的经验与启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140-148. |
[13]
|
王军, 钟莉娜. 景观生态学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17,37(12):3982-3990. |
[14]
|
丁庆龙, 叶艳妹. 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转型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讨[J]. 国土资源情报,2020(4):48-56. |
[15]
|
王庆日, 陈美景, 仲济香. 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产权基础、流转路径与收益分配[J].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12):109- 118. |
[16]
|
严金明, 沈悦. 全域土地整治功能单元规划研究[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20. |
[17]
|
严金明, 夏方舟, 等. 国土综合整治研究[M]. 北京: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
[18]
|
龙花楼, 陈坤秋. 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的土地利用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J]. 地理学报,2021,76(2):295-309. |
[19]
|
李红举, 梁军, 贾文涛, 等. 土地整治标准化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9. |
[20]
|
候学平.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4. |
[21]
|
王向东, 刘卫东. 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演变[J].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10):1490-1500. |
[22]
|
毕宝德. 土地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23]
|
刘彦随, 朱琳, 李玉恒. 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6):777-782. |
[24]
|
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
[25]
|
周慧敏, 刘玉, 王成新, 等. 中国省级城市用地效率与用地扩张的空间关系研究——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思考[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40(3):157-162,180. |
[26]
|
唐秀美, 潘瑜春, 刘玉, 等. 基于全过程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8,32(3):3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