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41卷  第4期

编者絮语
加快小城镇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刘佳
2023, 41(4): 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01
摘要:

2023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列为要点之一。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通过系统提升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有助于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小城镇作为“上联城市、下接农村”的关键节点和联系纽带,既为乡村区域系统提供公共服务,也对乡村产业发展起着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小城镇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城镇的建设需要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为底色,以服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指引,坚持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引导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文化传承、促进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切实为推进乡村振兴发挥多重功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应如何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首先,要坚持科学规划引领。从小城镇基本情况出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科学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其次,要明确小城镇建设的功能定位。小城镇建设不能盲目追求规模和数量扩张,要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要根据当地实际、资源条件、发展诉求等因素,确定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再次,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实行差异化的建设标准和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选择差异化发展路径和模式。最后,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变革,强化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广泛吸纳市场主体、社区居民参与小城镇治理,优化治理体系,完善治理能力与治理资源的匹配,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小城镇建设》杂志是针对小城镇和乡村规划建设管理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刊载的研究成果可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思路与参考。期待广大专家学者通过此平台,能够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及探讨,为探索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积极贡献智慧。

绿色低碳村镇
村镇尺度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苏浩然, 彭荣熙, 刘涛
2023, 41(4): 5-10,27.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02
摘要:

生态脆弱性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微观村镇尺度的评价工作是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村镇尺度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的回顾,梳理总结了脆弱性的概念内涵及村镇尺度评价的特征需求和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随着生态脆弱性概念的发展完善及村镇尺度微观研究的深化探索,生态脆弱性评价将在人地系统耦合过程的认知解读和村镇空间的优化规划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乡村地区碳测算与格局优化研究——以西部S镇为例
嵇薪颖, 张立
2023, 41(4): 11-18.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03
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宏观趋势。既有“双碳”研究多聚焦区域尺度或城市范畴,而较少探讨乡村地区。本文以我国西部C县S镇为例,从农业空间、生态空间、镇村建设空间三个部分对其进行碳源梳理,并基于规划分析其碳排放和碳汇变化情况,以“碳密度”测算规划前后不同土地用途转换对区域碳计量的影响。最后从农业空间、生态空间、镇村建设空间三个方面提出了“双碳”导向的空间规划策略建议。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超大城市远郊乡镇生态韧性评价研究——以天津市蓟州区为例
徐嵩, 李奥迪, 马婕
2023, 41(4): 19-27.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04
摘要:

随着超大城市的资源外溢式发展,其远郊型乡镇生态系统受到剧烈冲击,生态环境恶化的同时乡镇发展也受到掣肘。乡镇生态是区域乃至国家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其生态系统韧性对于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运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乡镇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后自身状态改变与做出反应的动态视角构建了乡镇生态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天津市蓟州区全域26个乡镇的生态韧性进行指标赋权,得出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的生态韧性,最终确定了蓟州区乡镇整体的生态韧性。结果表明:蓟州区各乡镇之间的生态韧性水平差异较大、在空间维度上呈现北高南低的格局。针对评价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进行调控,以期为提高超大城市远郊乡镇生态韧性提供有益借鉴。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盘活模式与策略思考
伍黎芝, 江雪梅, 孙泽祥, 商亮
2023, 41(4): 28-33,4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05
摘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盘活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多元利益主体的复杂系统工程,具有激发乡村发展内生活力、缓解建设与保护压力、推进土地要素配置市场化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土地要素生产的主导主体、整治方式和要素形态视角,梳理总结了市场化方式配置下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盘活模式与适用条件,分析了影响盘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存量盘活的基本策略。

近二十年来我国乡村规划评估研究评述与展望
吴美佳, 丁国胜, 田莉
2023, 41(4): 34-4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06
摘要:

乡村规划评估是提高乡村规划质量,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国内乡村规划评估研究已有二十余载,亟待进行系统梳理。文章首先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了2000-2021年我国乡村规划评估研究的整体情况;然后评述了其重点内容,包括:乡村规划评估概念、乡村规划文本质量评估、乡村规划实施过程评估和乡村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最后尝试搭建“乡村规划评估”的概念框架,并讨论其未来发展方向:(1)剖析“乡村规划评估”概念,(2)完善乡村规划文本质量评估框架,(3)构建乡村规划实施过程评估机制,(4)探讨乡村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的“价值伦理”。

理论与方法研究
“双循环”新格局下省际边缘区规划策略研究——以湖北省黄梅县为例
朱雷洲, 黄亚平, 谢来荣, 段名材, 陈晓梅
2023, 41(4): 42-4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07
摘要: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省际边缘区如何理解及如何应对是问题的关键。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及可视化分析发现当前缺乏新发展格局下省际边缘地区的相关规划研究,并结合样本数据分析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省际边缘区存在区域协同步伐加快,省域中心辐射不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产业面临同质风险;基础设施建设升级,通道联系稍显薄弱;治理体系逐渐完善,行政壁垒仍旧显著四大特征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城市定位转变、主导产业优化、基础设施提升及体制机制转型四个方面规划应对策略,并延伸建构“双循环”格局下省际边缘区的规划应对框架。最后以省际边缘典型地区湖北省黄梅县为实证案例,提出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形成四大产业集群、畅通南北通道及加深“金三角”合作等规划策略,以期为新格局下类似区域研究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基于规模与空间组织效率评价的乡镇规模结构优化策略探索——以鲁西地区两县为例
陆嘉, 魏易芳, 程遥, 杨晴
2023, 41(4): 50-57.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08
摘要:

研究对乡镇人口规模与空间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构建规模与空间组织效率的评判框架,对规模—空间组织契合效率及其对整体绩效的贡献度进行评价,并选取同一区域内不同职能类型的两县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工业主导型城镇和农业主导型城镇在规模与空间组织效率特征上的共性与特性。最后提出针对两县乡镇规模结构优化的策略,包括合理控制总量、科学确定规模等级体系、完善设施配置、优化空间结构、充分协调保护与开发矛盾等,以期为引导县域空间资源分配的秩序化提供研究基础。

县域村镇规模结构与空间组织效率研究——基于平原地区和山地地区村镇的实证比较研究
程遥, 田琳, 李凌月, 陆希刚
2023, 41(4): 58-66.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09
摘要:

村镇规模结构及其空间组织是我国乡村地区空间研究的重要议题,亦是编制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支撑。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村镇规模及其空间组织效率的度量与评价及其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力的科学认知,对评价体系背后的理论支撑认知也不够深入。本文基于空间组织效率内涵,构建县域村镇规模结构与空间组织效率评价体系,以地处平原的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和地处山地的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为例,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山地村镇对于生态的敏感性更高;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地村镇,县域中心城区的规模结构—经济社会契合效率都优于规模结构—生态契合效率;平原村镇的规模结构—经济社会契合效率、规模结构—生态契合效率对村镇发展水平的解释力度比山地地区更为显著,而山地地区相关指标对村镇的发展水平的作用方向更为复杂。因此,研究建议山地村镇应更加注重村镇规模的适度发展,尤其强调因地制宜,实现村镇规模与所在地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宜的发展模式。

基于凸空间模型的令公村公共空间潜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张恒瑞, 张大玉, 李文生
2023, 41(4): 67-74,9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10
摘要:

为构筑良好人居环境,对村落中利用不充分或活力缺失的公共空间进行潜力挖掘与秩序重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空间句法中的轴线模型、线段模型、凸空间模型应用在村落公共空间分析中的合理性进行对比;其次探讨不同类型的凸空间划分原则应用在传统村落潜力分析中的可能性;最后对令公村公共空间进行凸空间划分,结合多元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从文化景观潜力、空间活力潜力、空间属性潜力三方面入手对其公共空间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空间详尽原则下的凸空间模型能很好地结合多源数据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进行量化分析,基于凸空间模型的令公村公共空间潜力评价指明了其空间更新的具体位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国土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郊野地区管控模式探索——基于郊野地区特征视角
王石林
2023, 41(4): 75-83.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11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调全域覆盖,郊野地区的规划管控是其中相对薄弱一环。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郊野地区管控中存在管控体系单薄、重底线轻发展、管控脱节等问题,认为需从郊野地区特征出发,通过详细解析郊野地区空间地类繁多、分布零散、自然和文化景观丰富、未来发展不确定性高几个特点,结合广东省茂名市西城片区实践案例,提出建立包含基础图则、空间管制图则、重点地区图则、美丽乡村图则的“全面+精准”的图则管控模式。

小城市新型生活圈划分标准重构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为例
高鹏飞, 苏振宇, 班鹏飞
2023, 41(4): 84-9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12
摘要:

“居民、出行特征、设施点”三要素构成了生活圈模式。生活圈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往往容易忽略三要素的差异性,导致公共服务设施供需不匹配,从而引发“生活圈不生活”的现象。尤其在小城市中,照搬大城市社区生活圈模式对分析不同居民出行特征与设施点之间的关系存在局限。文章基于云南省普洱市生活圈三要素,通过采集居民满意度问卷数据、城市体检数据和开源大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小城市社区生活圈中公服设施布局指标量化结果与公服设施配置居民满意度结果不符,且以均衡布局作为目标导向的公服设施规划在小城市中缺乏实践性,从而提出重构符合当地居民出行特征的小城市新型生活圈,重新定义划分标准,从单要素调整公服设施布局转变为全要素优化居民出行全过程,并以居民满意度结果代替公服布局均衡目标。最后基于重构后的小城市新型生活圈,提出公服设施布局优化应立足居民实际需求,结合多元出行方式,从而制定切实、落地的公服设施布局策略。

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空间重构研究——以和顺古镇特色小镇为例
鲁无忌, 车震宇, 何思薇
2023, 41(4): 95-102,1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13
摘要:

2016年以来,特色小镇建设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进程,其中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建设成效尤为突出。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构。论文采用ArcGIS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PRA参与性农村评估和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特色小镇为例,通过剖析其土地利用转移过程,系统地研究了特色小镇在“三生空间”层面的重构现象。研究发现,和顺古镇特色小镇物质空间重构总体呈现“三生空间”功能复合,空间藩篱打破延展的重构特征,传统单一空间在内部需求和外部动力的作用下被重构成三类新型复合空间。从实践层面看,在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应重构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空间特征,该案例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乡土建筑
建筑类型学视角下传统聚落民居改造策略研究——以定南县忠诚村团龙围小组为例
夏仰星, 彭小云
2023, 41(4): 103-111.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14
摘要:

建筑类型学是在历史维度上追求建筑的内在本质,探索建筑发展过程中“变”与“不变”,从而解决建筑设计中“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研究手法。文章利用历史溯源、原型空间提取等建筑类型学研究手段,对赣南定南县忠诚村团龙围小组聚落民居的演变规律进行梳理并从中提取原型空间,总结推出传统聚落民居的发展规律及其原型空间特征,即聚落民居发展中的“变”与“不变”。将民居原型空间应用在具体的改造项目当中,打造具有赣南地域特色的新时代乡村聚落民居,为相关的传统聚落民居改造提供可借鉴策略,以期为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贡献。

巴蜀地区红岭村传统夯土民居建造技艺研究
曾志群, 潘永刚, 陈燕辉
2023, 41(4): 112-119.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3.04.015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巴蜀地区红岭村传统夯土民居已一栋栋相继被拆除,特别是自从2005年提出新农村建设,各村相继修建新农村聚居点,随着村民们搬迁,原夯土建筑便被废弃或拆除。但也保留了一部分年代久远的夯土建筑,这对在可持续发展及循环利用、绿色建材大力发展的国际化大背景下研究巴蜀地区川东北地区的传统夯土民居形式与建造技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采访当地匠人、文献阅读、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整理了红岭村夯土建筑的建造技术与民居形式,以期为当地夯土建筑的更新与创新研究及可持续再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行业资讯
国家部委动态
2023, 41(4): 120-120.
摘要:
地方动态
2023, 41(4): 120-120.
摘要: